2)185章 北开局如何留住南方人_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庭农场或家庭牧场为经营单位,这些家庭农场或牧场,可以为家庭所有。

  农民想要挣钱,就必须留在北方,真心经营这片土地,在土地上耕种与放牧,而不是帮别人打工挣个快钱就闪的那种。

  但是,直接把这些土地或牧场分给他们也不行。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并不珍惜自己脚下的土地。

  马辰他们的经验,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先在这片土地之上劳作数年,待其见到效益后,可以采取后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把一片地承包给私人经营。

  既然是承包经营,肯定是有付出。譬如以货币的方式向北开局交纳地租。当然这些地租并不高,更多是象征性的。

  也就是说,利益最好是以未来、期权的方式给予,而不是直接给现金。而要做到这种以“未来期许”留住华人,哪怕翻遍了历史书也未必有现存的经验,它必须试验。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区就没出现过类似的经营模式。

  或许俄罗斯人有他们的模式,但因民族性格的原因,华人却未必适应那种方式。好在满清现在的失地农民实在太多,朝不保夕,每天饿饭的人实在太多,这才让马辰们的想法得以推进。

  这只是一个方面,即利益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则是最现实的生存环境问题。冬天太冷,弄得不好要把人给冻死。这就不是利益问题了,甚至也不是农民一家一户可以解决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有人冻死了,差不多也表示北开局的工作就只有领土和政治意义了。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842年,马辰真还没有好办法。但马辰是有金手指的人,在防寒上真还有特别的招式。

  其一是定居点的建设,首先它是一个军事堡垒,一家人两口人也好三口人也好,都是必须进行军事训练的,能够打枪,手上拥有步枪,不但可以打猎,也可以打侵略者,大的定居点还可以考虑发放五六式冲锋枪。

  其次是生活中心,粮食得屯积在这儿,柴火得屯积在这儿,牲畜也得有地方安顿,得有水源,即便敌人在外面围困几个月,堡垒也能自给自足。

  生活中心,其中的创新之处就是保暖、防寒了。来自于后代的防寒保暖材料,被大量地用于建筑之中。每个军事堡垒,都有一个小型的开水锅炉,也即供暖中心,烧柴烧煤皆可,锅炉之火烟与建筑暖气相连,只要生火,屋内就会温暖如春。到了夏天,不想要这么高的温度,可以开关控制阀门,可以将烟火通过墙壁直接排放到室外。

  其二是个人寒冷防护,啥羽绒服、防寒服、皮手套、皮靴、烈酒等物资,罗区在海参崴建设了一个“北方防寒用品厂”,充分利用海参崴附近资源,专门生产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家庭防寒用品。

  其三是道路环境的整治。极北之地,到了冬天完全是冰天雪地,所谓道路、河流啥的,如果你不熟悉根本就找不到道路在哪儿,平时可见的方位物,也会消失不见,总之大地是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请收藏:https://m.zsd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