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议事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果。

  第二个,他还想贯彻一下内阁议事体制是否能够实行。

  按照内阁议事制度的规定,一旦出现有争议的政事,是容许争辩的。这是其一。

  其二,争辩到了相互无法说服的地步,就开始逐个发言。

  在逐个发言仍然不能形成多数和少数的比较时,最后按照不记名投票来形成决议。

  一旦形成决议,任何人不得反对。

  当然,最后是否推行,仍然是有君王裁决。

  这是赵曦借鉴后世民主集中制的做法。特定范围内民主,最后归拢在君王处集中。

  ……

  “官家曾有言,文武张弛有度方为国家强盛之法。国朝百年文武之分,对于形成国朝武备松懈有一定的责任!”

  王安石仍然是出口不忌讳。

  “王介甫,你这是诋毁祖宗法度!”

  “此言差矣。太祖时可有新军?太祖时可有火器?太祖时可有轨道?没有!都没有!”

  “五代之乱,乱于武将。是故,国朝初开方有以文驭武的祖宗法度。为何?因为太祖针对五代之乱而纠正前朝尊武的法度。”

  “同样,国朝以文驭武百年,逐渐出现了武备松懈,军伍糜烂的现状。直致西贼叛乱,北辽欺凌。”

  “也正是因为这样,庆历年范公才倡议新政。富阁老、韩阁老、张阁老以及欧阳公都是亲自参与。”

  “也正是因为这样,官家才建护卫营,练新军,修武备,创火器,融文武。”

  “因为有了官家的一步步谋划,方有了南征安南而成就大宋粮仓之地。出兵大理而解决了国朝缺铜之弊。西伐西夏,于好水川雪国朝之耻,北战雁门而打出了如今的海晏河清。”

  王安石这两句话很有水平。并不是因为恭维赵曦而有水平,而是他这样的辩词,先恭维了范仲淹,让列席内阁会议的范纯仁有了好感……也可能是偿还监察衙门在定内阁之前为他正名吧。

  然后,王安石在辩词中把韩琦直接拖到了赞同他的一方…~庆历新政,韩琦也是支持者,甚至是冲锋陷阵的。

  韩琦总不好意思说自己当初做的不对吧?那样的话,别说自己品性有问题了,就是惹范纯仁他也需要掂量掂量的。

  “这不可同日而语!”

  “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五十年前的国朝跟如今能同日而语?就是十年前,与今日的国朝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之论在文武之分,与庆历新政无关!”

  韩琦还是听清醒的,没有被王安石带沟里。

  或者说,没有被这一阵争吵带沟里,又找回了原点。

  赵曦看王安石有瞬间的愣神……看来他本意就是要偷换概念了。

  也是,内阁都是文臣,国朝文武之分根深蒂固,几乎深入骨髓了。

  想要在文武上争辩,绝对不会有优势。唯有将话题扯远点,才存在占理的可能。

  真当这是辩经的场所呀?

  赵曦今

  请收藏:https://m.zsd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