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3章 反向输出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五十到九十年代穿越秦岭的绿皮火车满载时速是四十八公里每小时,而大明的火车速度如果换算成小时,那满载的时候最快才二十公里,正常只有十八公里。

  十八公里时速的火车,对于轨道和路况的要求和四十八公里时速的火车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说白了,火车也就是稍快的马车罢了,如果不炸山,那完全可以沿着驿道的侧边修宽驿道,或者用少量火药在不影响山体的情况下扩宽驿道。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日后如果要运行超过这个时速的火车,那原本的这条铁路就不能用,或者变成单轨道了。

  速度越快,火车拐点宽度就越大,修隧道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如果大明的火车可以达到后世的程度,那科技也会相应的发达,开修隧道,自然也就难不了当时的大明朝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豁然开朗,对于周延儒等工部官员的话稍微上了点心:

  “如果是用修高桥,扩驿道的方式,那需要用时多久?”

  “这一段路若是要以此种办法全线修通,那原本八百九十里道路,要变成一千四百里,预计最少七年才能修通。”

  周延儒的回答让朱由检叹气,七年的时间,在动用几十万工人的情况下,才能修通一千四百里秦岭铁路,可见秦岭的交通修建有多么艰难。

  要知道后世的太平洋铁路全长三千多公里,几乎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但即便如此也才耗费了七年时间,用工两万余人罢了。

  眼下大明的火药技术是达不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技术,但秦岭铁路的技术可是要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能逐步实现。

  秦岭铁路都这样艰难,那进入乌斯藏的铁路又该如何呢?

  想到这里,朱由检更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汉人都迁移到平原区,尤其是云贵地区的百姓,他们完全可以在红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生活。

  东吁那四千多万亩平原,不仅更容易建造交通网,也更容易维持大明的统治,不易割据。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向了周延儒:“京陇铁路的建造周期是十五年对吧?”

  “回殿下,是十五年,虽说秦岭段要花费七年时间,但京陇其它段的铁路可以同时建造,十五年通车不成问题。”周延儒解释着,并继续道:

  “京陇铁路是国朝九条铁路中难度最大的铁路,只要这条铁路能修通,那之后从陇川修往底马撒(阿萨姆)的铁路难度会大大下降。”

  “从昆明修往陇川的铁路预计需要几年?”朱由检问起了京陇铁路第二难的工程。

  要横穿横断山脉,这难度不比穿越秦岭小。

  然而朱由检低估了下面工匠的变通,根据火车的速度,他们找到了一条不需要穿越太多山脉的铁路。

  “当

  请收藏:https://m.zsd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